2025 年大连的国际货运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,主要企业覆盖海运、空运、多式联运等领域,同时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区域物流枢纽建设,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。以下从主要企业、服务类型、行业动态及政策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:
一、主要国际货运公司及核心业务
- 创海国际物流
作为国家商务部批准的一级国际货运代理企业,创海国际在海运领域表现突出,是 COSCO、MAERSK 等多家船东的订舱代理,提供海运集装箱、散杂货运输及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。其国内网络覆盖黑龙江、吉林等 14 个省份,并延伸至长江沿线港口,2025 年持续强化东北亚航线布局。 - 大连瑞桥金德物流集团
该集团在物流综合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,业务涵盖工程大件运输、零担发运等,并参与国际展会(如 2025 年上海国际港航展)以拓展合作网络。其金州分公司在 2025 年招聘信息中显示,公司正扩大物流现场管理和零担运输团队,反映出业务扩张需求。 -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
作为行业老牌企业,锦程国际在海运、空运代理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经验丰富,2025 年仍稳居大连国际物流企业排名前列。其业务模式注重整合国内外资源,尤其在跨境电商物流领域与产业带深度融合。 - 大连中铁外服国际货运代理
依托中国铁路集团背景,中铁外服在多式联运领域具有优势,2024 年完成股权转让后,进一步强化与沈铁物流的协同,重点拓展铁路 - 海运衔接业务。2025 年其参与的中欧班列(大连)开行量同比增长 10%,运输货物覆盖汽车零配件、机械设备等。 - 大连瑞浩国际物流
该公司专注于散杂和集装箱运输,在韩国、东南亚及欧洲航线设有定期班轮,并作为散杂企业家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,积极推动行业交流。2025 年参展上海国际港航展,展示其在散货运输领域的专业解决方案。
二、行业分布与企业特征
- 区域集中性:大连国际货运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山区(占比 71%)和金州区(12.1%),中山区因靠近大连港和航运中心,聚集了创海国际、锦程国际等头部企业。
- 企业规模: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主导,50-99 人规模的公司占比 42%,100-499 人规模占 20%,仅少数企业(如德邦物流)达到万人以上。
- 服务类型:海运代理(7.7%)、货运代理(7.5%)、报关(5.0%)为核心业务,同时多式联运、跨境电商物流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。
三、2025 年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
- 政策支持
大连市政府 2025 年工作报告提出,将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 25%,并获批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城市,为国际货运企业拓展跨境电商物流提供机遇。此外,《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5-2027 年)》明确支持低空物流场景扩展,计划到 2027 年布局 20 个一级无人机起降点,推动无人机末端配送试点。 - 基础设施升级
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加速,预计 2025 年完成主体工程,未来将整合铁路、港口资源,打造 “空铁海” 多式联运枢纽,提升国际货运效率。大连港通过危险品运输能力升级,新增 3、6、9 类危险品航线,吸引忠进国际等企业拓展特种货物运输业务。 - 国际合作深化
大连积极融入 “一带一路”,2025 年中欧班列(大连)开行量达 195 列,同比增长 10%,并新增经黑龙江至俄罗斯的跨境铁路线,强化东北亚物流通道地位。同时,新加坡与美国企业在大连的物流合作项目(如 Prologis 投资)推动本地仓储和供应链服务升级。
四、市场趋势与挑战
- 新兴领域崛起:跨境电商物流、低空无人机配送、绿色物流(如碳足迹管理)成为企业布局重点。例如,大连远新国际货运推出 “6 小时限时空运” 服务,满足高端商品时效性需求。
- 竞争加剧:中小型企业面临成本压力,需通过数字化转型(如智能仓储系统、区块链清关)提升效率。创海国际、顺驰物流等企业已引入一体化智能系统,优化订舱、报关流程。
- 区域竞争:尽管大连在东北亚物流枢纽地位稳固,但面临青岛、天津等港口的分流竞争,需进一步强化差异化服务,如特色航线(如大连至东南亚散货直航)和定制化供应链方案。
五、选择建议与信息渠道
- 企业选择:
- 海运优先:创海国际、锦程国际在干线运输和船东资源方面优势显著;
- 多式联运:中铁外服、瑞浩国际在铁路 - 海运衔接及散货运输领域经验丰富;
- 跨境电商:大连五佳国际贸易、腓尼基国际物流在跨境电商清关和海外仓服务方面表现活跃。
- 信息获取:
- 行业动态:关注大连市交通运输局、商务局官网,获取政策解读和行业报告;
- 企业资质:通过 “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(CIFA)” 官网查询企业会员资质;
- 客户评价:参考天眼查、企查查等平台的用户反馈及司法案件记录,评估企业信誉。
总结
2025 年大连国际货运行业在政策红利、基础设施升级和国际合作推动下,呈现出业务多元化、服务智能化的发展趋势。企业需把握跨境电商、低空物流等新兴机遇,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应对成本与竞争压力。选择合作伙伴时,建议结合业务需求、区域布局及企业资质综合评估,优先考虑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herrysparkling.com/post/AA8738F4A8aB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admin 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admin 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